Thursday, 24 January 2013

《The Impossible》


朋友约了我,去看了这部电影。

那时,我没有想过,这部电影,会给我带来怎样的影响。我只是纯粹抱着一看电影的心态,去看了这部电影。

说真的,这部电影,对我来说,很有教育性,也很有启发性。

它让我看到了人类在灾难之中,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也让我看到了一个家庭,如何齐心合力,渡过了生命中最黑暗的一段岁月。

一开始,电影里的主角,就跟其他人一样,带着一颗愉快的心情,来到了Khao Lak度假。他们完全没有预料到,生命中,会有这么大的一个灾难,即将向他们扑来;也想像不到,这一场大灾难,会让这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面临生离死别的痛苦考验。

生命是无常的,谁,也无法预料得到。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海啸,活生生地拆开了一对恩爱的夫妻,也活生生地拆散了一对尽责的父母和三个孩子,彼此之间的联系。

当无情的海浪,从高处扑打而下,吞噬了整栋酒店后,画面陷入了一整片的黑暗,有好几秒钟的时间那么久。

但这几秒钟的时间,却好像几个世纪那么久。

身处在画面之外的我,仿佛感觉自己,就在这一场海啸里面,面对死亡的威胁,是多么地恐慌、无助、害怕。

当画面重新恢复正常时,我看到的,是一个母子情深的画面,母亲为了拯救儿子,即使身负重伤,也绝不放弃;儿子为了拯救母亲,也一样奋不顾身,置生死于度外。

这一幕,实在很惊险。

好不容易,她们终于化险为夷。两个人,抱着浮在海面上的树干求生。惊恐不安的儿子,告诉母亲:“我曾经是个勇敢的孩子,但现在我真的很害怕。”母亲把嘴唇凑近儿子的耳朵,坦诚地、一致性地告诉儿子说:“我也很害怕。”

经历千辛万苦,母子俩终于离开了危险的海面。

就在他们想要爬上不远处的一个巨树避难时,俩人听到了一个孩子救助的声音。儿子要求母亲和他在下一个巨浪来临之前,爬上巨树避难;但母亲坚持要去救那一个救助的孩子。

母亲反问儿子:“如果那一个救助的孩子是你的弟弟呢?如果他们需要帮助呢?”儿子含着泪倔强地告诉母亲:“弟弟他们已经死了。”

母亲不放弃地劝告儿子:“就当这是我们能够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当他们在废墟之中找到救助的孩子时,儿子问他说:“你好吗?你叫什么名字?”惊吓过度的孩子一时答不出来。儿子就告诉那孩子说:“我叫Lucas,你叫什么名字?”那孩子就告诉Lucas,他叫Daniel

于是,Lucas就背着Daniel,和母亲向着巨树往上爬。

在安顿好Daniel过后,Lucas要下来协助母亲爬上巨树;但母亲要Lucas待在原地,她相信自己可以办得到。然而她的脚,实在伤得太严重了,没有办法自行爬上巨树;孝顺的Lucas就从树上下来,用他的双手和肩膀,费力地,把母亲托上巨树。

在巨树上,Lucas把他在海面上捡到的汽水,递给母亲解渴。虚弱的母亲,喝了一口后,递给了DanielDaniel再把它,还回给Lucas

像天使般的Daniel,伸出他的小手,去抚慰疲惫的Lucas母亲的那一幕,好美。

及后,在村民的帮助下,母亲和Lucas被送到了医院。

病床上,母亲问隔壁床的灾民,她叫什么名字。灾民不回答,母亲自我揭露:“我叫Maria,你叫什么名字?”

从这里,回想MariaLucas发现Daniel时,Lucas也是用了同样的方式,去引导Daniel,就不难发现,Maria这个母亲,想必在日常生活当中,以身作则,去教育孩子,Lucas才会懂得以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别人。

看着医院里头人杂声嘈的环境,Maria嘱咐Lucas需要去做一些事情,去看看有什么是他帮得上忙的,也肯定他,有能力去帮助别人。从这一点,证明Maria这一个母亲,不仅是一个尽责的母亲;同时,也是一个有仁爱之心的医生。

回过头来,在巨浪之中,父亲和MariaLucas失散了。心急如焚的他,四处寻找妻儿的下落,却遍寻不获。

凌乱的酒店房间里,父亲Henry问二儿子Thomas:“你知道我最怕的是什么吗?”

Thomas回答:“是巨浪冲击时吗?”

父亲告诉Thomas:“是过后当我上来时,发现就只有我自己一个人;然后我看到你们两个时,我就不再害怕了。”

就跟Maria在海面上告诉Lucas的那样,Henry在这里也很坦诚地、一致性地,向Thomas表达了他内在最深层的恐惧。

个人认为,坦诚地表露自己的情绪,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是非常难得的;因为活在这个现实世界里的我们,早已经学会了自我保护,也尽量避免让自己去接触自己内在最深层,也是最真实的情绪,更何况是向他人,表露自己的脆弱和恐惧。

这真的不仅仅只是适合青少年,也是适合父母和孩子一起观赏的一部教育性电影。
一心想要找回妻儿的Henry,可说是踏破铁鞋;无奈造化弄人,不仅连失散的妻儿没找到,却连原本在自己身边的两个孩子,也失去了踪影。

但靠着坚强的信念,和命运的巧妙安排,一个因为海啸,而经历了生离死别的家庭,终于在人潮汹涌的医院门外,重新团圆。

父子失散后又再度重逢的画面,让人感觉松了一口气。

医院内,Henry告诉Lucas:“谢谢你!谢谢你照顾母亲。”

Lucas回应父亲:“我们互相照顾彼此。”

再一次,让人看到了这一个家庭里面,亲子之间的良好互动。

手术室内,Maria再度遇到了她入院时,在她隔壁床的灾民,告诉即将失去生存意志的Maria:“我也有亲人。我之所以保存力气,就是为了可以再度和亲人再见一面。”

当护士为Maria输送麻醉药时,Maria为了安抚Lucas的那句对白:“Close your eyes. Think of something nice.”又再度地响起。不同的是,这一次,被安抚的对象,是Maria

飞机上,一家人终于团圆了。

Lucas走向躺在病床上的MariaMaria给了他一个深深的拥抱,告诉他:“我很爱你!”

Lucas告诉Maria:“在医院内,我看到了Daniel,笑得很开心。他在某个人的怀抱里。我打赌那一定是他的父亲。”

 Maria遥望飞机外,满目疮夷的村庄,一滴泪,从她脸庞,滑落下来

Nothing is more powerful than the human spirit”是这部电影的宣传主题。

在这部以真实故事为剧本的电影里,我看到了,人类在灾难之中,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也从这部电影的女主角Maria的身上,看到了“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的人生至理。

——当我们付出爱,去帮助别人,渡过生命中的难关;总有一天,这份爱,会回到我们自己身上,帮助我们,渡过生命中的难关。


Thursday, 17 January 2013

莫往外求


我们的「社会」,从未「教导」我们,如何「了解自己」;更别说,如何「同理他人」。所以「指责声音」,可以从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一个团体对另外一个团体,一个社会对另外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对另外一个国家,持续发展到世界的各个角落。

“都是你的错!”——这是我们常常听到的

「反观自身」,我们却从未「质疑」过,自己的「想法」,在别人的身上,是不是额外的一种「负担」?

在我们汲汲于想要「证明」自己是「对」的同时,我们有没有想过,对方未必是「错」的?只不过大家的「想法」、「立场」不同,「选择」不一样而已。

为什么我们要一再地「要求」别人「证明」,自己是「对」的呢?

有没有「可能」,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害怕」自己,是「错」的呢?

我们不愿意去「看见」自己的「恐惧」,却一再地想要「藉由」别人,来「逃避」面对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毕竟「面对自己」,是「困难」的;而「指责别人」,相对来说,却「容易」得多。

我们就这样,一直地「往外求」。

越往外求,我们就越「迷失自己」;越迷失自己,我们就越「往外求」。

我们忘了,「自心自性,就在自己心里,何须外求?」

求到了,不见得真的快乐;求不到,更是痛苦不堪。

何苦呢?


Tuesday, 8 January 2013

无条件自我接纳


从小,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人。

但这样的一个与众不同,却被冠上「自闭」、「孤僻」与「情绪化」的称号。

而我,也一直那么地「深信不疑」。 

所以在内心深处,我有很深的「罪恶」和「自卑感」。 

也因为自卑,所以我不认为:「我是一个值得被爱的人」。 

这样的「观念」,一直「伴随」着我的生命成长。 

直到今天,我才发现: 

「过去」我对于我自己的「看法」,未必是100% 「正确」的。或许被歧视的感受,是「真实」的;但想法,则「不尽然如此」。 

我之所以会有今天对于我自己的「一套」看法,是基于过去我所经历过的「经验」和「感受」: 

——童年生活里被「排斥」的经验,导致我有严重的「自卑感」——〉我的「自卑感」,促使我「相信」——〉「我就是一个没有价值、不值得被爱的人」。 

但不管是「感受」或「想法」,其实都是可以「改变」的;只要感受或想法一改变,「自我」也会跟着一起改变。 

这是「家庭治疗」里面,冰山的转化过程。 

那是几年前,我学到的治疗理论。 

虽然这几年,我都没有实际地在操作和运用;但今天我对于「转化」的这个部分,却因为生命的体验和成长,而有了更深一层的「领悟」,那就是—— 

「深层的疗愈,是在「关系」里面「发生」的。治疗师用他的「Self」,去疗愈当事人的「Self」;或者更精确一点来说,是治疗师用他的Self (或生命力),去「启动」当事人的Self (或生命力),来疗愈他自己。 

而所谓的「转化」,其实并不需要那么刻意地「精雕细琢」;因为当事人在经历了人生那么漫长的一个「生命旅程」过后,「肯定」有一些「部分」,是跟过去,「不一样」了。况且,一个人可以熬过那么「艰难」的成长过程,可见他「一定」具有一些,别人所没有的「内在资源」;而做为一个治疗师,所需要做的,就只是把当事人身上的这一个「亮点」,像点蜡烛那样,轻轻地点出来,让他内在的这一份烛光,温暖他自己、照亮他自己的心房。」

就个人的经历而言,我得承认,「无条件的自我接纳」,的确是人生当中,最具有「挑战性」,而且不容易完成的一件事情 (尤其是对于那些曾经遭遇「不幸童年」的人而言) ;但同时,我也得承认,「无条件的自我接纳」,也是人生当中,当你能够完成时,最富有「意义」和「成就感」,也是最值得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的一件事情。 

在你能够「无条件自我接纳」时,生命,可说已经完成了它最终级的「成长目标」;因为你,已经成为了一个「真正的你」。你活着,就只是因为你活着,而不需要任何「附带条件」,才能「显现」出「你活着的意义和价值」。 

「你充满生命力的活着,对生命而言,就是对全人类,最伟大的一个贡献。」 

因为你,「成为了你自己」。 

当生命中发生一些你能力无法「理解」的事情时,你不再汲汲于四处「寻找答案」,而是「臣服」于宇宙间,「更伟大的一个力量」,轻轻地在心里面,告诉自己: 

我接受一切事情的发生,也愿意去相信,一切事情发生的背后,有它存在的意义和目的。 

图片摘自:千千度【好书推荐】《还我本来面目》如何接纳自我和欣赏生命 

Tuesday, 1 January 2013

《海洋天堂》


迎向2013年的前一天,我看了李连杰主演的这一部电影——《海洋天堂》。 

从《黄飞鸿》时代,开始看李连杰的电影。我想,这应该是他从影以来,最具有挑战性的一个电影「角色」。 

剧里面,没有《黄飞鸿》时代里,「干净利落」的身手;没有《中南海保镖》里,打不死的「英雄气概」;也没有《功夫之王》里,「沉稳内敛」的出世修为。  

有的,只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父亲」角色,患了末期肝癌,为了确保「孤独症」的孩子,在自己离开尘世后,可以「生存」下去,竭尽所能,四处奔波,为他寻找庇护之所,用自己剩余的生命,训练孩子,独立生活。  

剧中有好几幕,让我印象深刻。  

其中的一幕,是老王安置好大福的栖身之所后,搀扶着刘校长,下楼梯时的对话。

老王说:“其实,孤独症也挺好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也不用惦着。我走的时候,大福一点不舍的样子也没有。”

校长即刻纠正老王说:“你应该知道啊!大福不会像正常人一样,去表达感情。”

老王感慨地说:“我也没指望大福给我斟茶倒水什么的。他现在能这样,挺好的,挺好。我知足。”

校长拍拍老王的肩膀,紧握着老王的手,两人互相表达安慰。  

那天晚上,大福不习惯寄宿生活,老王到宿舍来陪他。  

夜深了,老王为大福缝衣服。  

老王问大福:“大福,有一天爸爸不陪你了,你会想我的,是吧?”  

大福机械式地重复老王的话:“你会想我的,是吧?”  

尔后,老王看着已经入睡的大福,自言自语地说:“我会想你的我会想你的  

剧中,不断听到老王对大福重复地说:  

“大福,真棒!”

“大福,真聪明!”  

这么平凡的一句「赞美」之词,别说是在孤独症者身上,就算是在一般正常儿女的身上,也很难从父母口中,轻易地听到。  

另外一幕让我影响深刻的,是老王扮演海龟和大福在水池中游泳,筋疲力竭时,和唐总的一番对话。 

老王说:“说实话,我到现在,也不相信大福他妈,会在水里出意外。”

唐总不明白老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老王跟唐总解释:“大福他妈,从小特别爱他。每天都抱着他、拉着他,在水里跑来跑去。后来查出大福有病,他妈一直面对不了,我也没怪她,不是每个人都能面对这种事的。” 

平凡的一句话,再次一语道出了「同理心」,对建立「亲密关系」的重要性。  

若不是「将心比心」的「生命态度」,又何来对妻子轻生的深度「理解」和对儿子孤独症的无私「包容」呢? 

虽然最终老王还是敌不过癌症的侵蚀,撒手西归;但他生前最放不下的一件事,也因为他活着时的坚持和努力,使孤独症的大福,凭借着父子之间的「情感记忆」,学会了独立生活。  

或许,孤独症的「存在」,是为了让我们看到这世界的另一面:  

——什么是「同理心」,什么是「理解」,什么是「有意义和爱的联结」?  

愿这全新的2013年,身边的你我他,可以更有觉知、更有同理心、更懂得如何与他人建立「有意义和爱的联结」的「亲密关系」。  

图片摘自:21cn.com
http://et.21cn.com/movie/oumei/2010/06/17/759545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