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21 October 2012

哀伤与失落

在你幼小的生命经验里,如果从来没有人告诉过你,你很重要,你的感觉,也很重要;那么,在你成年后的生命经验里,你也不会觉得自己,和自己的感觉,是重要的。

你无法学会,如何要求别人,尊重自己;你也无法学会,如何尊重自己,和重视自己的感觉。

你贬低自己,把别人的需求和期待,看作是不可违抗的;而忘了自己,也有自己的需求和渴望。 

你爱他人,更甚于自己;但这样的爱,究竟是残缺、不完整的;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不爱自己的情况之下,去爱另外一个人。 

尽管你很努力地去爱,但在内心深处,你隐隐约约地可以感觉到,有一股巨大的哀伤与失落,在忽略中潜伏发酵。

别害怕,用心去感受那份哀伤与失落吧! 

让那份哀伤与失落,赤裸裸地摊在阳光底下吧! 

你已经把自己囚禁在那暗无天日的恐惧中好多年了。 

现在,是时候把那童年阴影,从你禁闭的心房中,释放出来;让那恐惧,和你,彼此都得到自由和原谅。

别害怕,要相信自己;现在的你,已经拥有足够的资源和能量,去承受生命中,那等待被完成的哀伤与失落。

祝福你,也祝福我!
 

图片摘自:http://www.minddisorders.com/Flu-Inv/Grief.html

Saturday 13 October 2012

不可说,不可说

佛说:“不可说,不可说”。

为何佛说:“不可说,不可说”呢?

因为每个人的根性不同,领悟的层次不同,如果佛“说”了,众人就会“着相”,认为只有佛“说”的,才是“真理”,也就无法“证悟空性”;况且,众人根性不一样,根本就没有一个可以满足所有人的说法,如果佛“说”了,反而会引起矛盾和争执。

所以灵鹫山上,佛祖“拈花”,乃以心传心,迦叶尊者“微笑”,乃心领神会。

  
图片摘自:中文百科在线

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lid=157797

Sunday 7 October 2012

Wednesday 3 October 2012

心呼吸


查一查看,今年在部落格上发表的作品,已经快要接近2011年的数量了。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可以让一个人,即使在半夜想到一个好的点子时,就马上醒过来,把它记录在案?

又是什么样的一种力量,可以让一个人,即使身体不舒服,也仍然坚持要把脑海中那一片片捉摸不定的构想,化为可以触动人心的文字呢?

我想,那是爱,和一份对生命的热诚。

是这一份爱,和对生命的热诚,让我可以一次又一次地跨越自己的身心障碍。

而这一份爱,和对生命的热诚,是来自此时此刻,正在默默拜读这段文字的你、我、他,和浩瀚的宇宙。

是你们在部落格上的留言,让我可以在这条默默无闻的创作道路上,走得更长、更远;即使没有掌声,我也心甘情愿,因为你们的爱,经已让我感动万分!

谢谢你们~ 我爱你们~

就以“天涯侠医”的这首主题曲《心呼吸》,来表达我最虔诚的心意。
 

亲密之旅IV


“爱,是投其所好,非给己所要”。

——这是亲密之旅里面,黄维仁博士的一段智慧语录。

这句话,不仅仅只是适用于伴侣之间,也适用于亲子之间的亲密关系。

做父母的,总想把“最好”的,留给子女;做子女的,却常常认为“不够好”而不领情。

但到底,什么才叫做“够好”呢?恐怕,在父母和子女之间,并没有所谓“一致的标准”。在父母而言,我所能够给出“最好”的,就是我所“拥有”的;但对于子女而言,我所期待的,恰恰是父母所无法“给予”,或是未曾“想过”的。

于是,因期待未被满足而引发的“心理拉锯战”,就这样在父母与子女之间,重复地上演着。

其实,如果彼此能够打开心窗,去了解对方的“爱的语言”,或许,这世界上,就不会有那么多亲子之间的“冲突”和“误解”发生。

同样的,在伴侣之间,如果我们不懂得对方的“爱的语言”,而一味地“付出”及要求对方“同等的回报”却不得要领时,我们也会感到心碎和挫败感。

所以黄维仁博士告诉我们:“不是爱得更努力,而是爱得更有智慧”。

也就是说,我们先要了解对方的心理需求,再“投其所好”,才能在亲密关系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