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10 September 2016

《亲密关系》



有朋友问起我:什么是连结?

我回答他:这个问题,我需要认真思考。

但此时此刻的我,深刻地了解到,这并不是一个,单靠思考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透过自身生命历程的回溯,才能找到根源的问题。

首先,当一个人会问自己:什么是连结?的时候,那或许也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在我过去的生命历程当中,我并没有和别人,有过“亲密和深刻的情感连结”

而当一个人,会问别人:“什么是连结?”的时候,那或许也代表着,在我的内心深处,是有一份“渴望”和“不安”存在的。

那份不安,似乎隐隐约约地在告诉我:我是孤独的我是没有人爱的”我是没有价值的

反过来,就是我很渴望,可以跟别人,建立一份持续、稳定、亲密和安全的关系”

然而可能由于过去生命历程当中的一些“心理创伤”或是“童年阴影”让我无法和别人,建立一份“持续、稳定、亲密和安全的关系所以在内心深处,我是既渴望得到爱,却又极度害怕受伤害

这样一个自相矛盾的心理,让我跟我自己的关系常常处在一种失序、混乱、撕裂与拉扯的状态当中;就更别提,与他人建立一份“持续、稳定、亲密和安全的关系

所以回到问题的根源,当一个人会问自己或是别人:什么是连结?”的时候;首先,他必须要有能力,去观照自己:

此时此刻的我,和我自己的关系,究竟是处在怎样的一种状态之中?

我和我自己的关系,是持续、稳定、亲密和安全的吗?

如果不是,那我可以做些什么,来让我自己,跟我自己的关系,可以更靠近一点

毕竟世上最亲密的关系,是“我和我之间”的关系。

而唯有当我先处理好,我和我之间的关系,我才有能力,去和他人,建立“情感上亲密与深刻的连结”;否则,自我纠结的矛盾心理,会时不时跑出来,破坏“我和他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文:Bryan Goh


Monday 7 September 2015

《扮演孩子的土壤》

我深深地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孩子;各自,也有他与生俱来的天赋潜能。”

因此,我也深深地相信:“世界上没有一套标准的亲子教养方式,是适用于每一个孩子的” 。

比如说,隔壁邻居的“老大”,个性是比较独立勇敢的;而你家里面的“老大”,个性是比较优柔寡断的。那么即便两个孩子都是家中排行第一的“老大”,同样“激进的教养方式” ,未必,也适用于个性优柔寡断的孩子身上。

因为个性优柔寡断的孩子,并不是因为他想要优柔寡断,他才优柔寡断的;而是某种程度上,在他的“先天气质”里面,是比较不容易做决定,或者是对独立做决定缺乏安全感的;而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先天气质,就妄下判断:“这个孩子怎么那么没有用?只不过是叫他做一个小小的决定,也要琢磨那么久?”

对于一个个性本来就优柔寡断的孩子,这句话,“出自父母之口,听在孩子心里”,特别的刺耳,也特别的伤害孩子幼小的心灵。

因为父母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视的人,也是关系上最亲密的亲人,如果连父母也无法去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那么还有谁能够去接纳“如此不堪的自己”呢?

在父母身上,孩子不但得不到他所渴望的“心理滋养”;也因为自己的个性,而让父母感到 “厌恶”或“羞耻”,心中的“自责”和“内疚”,可想而知。

内在资源有限,认知能力还没有发展成熟的孩子,在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可能受到威胁”的时候,为了“讨好父母,以利于生存”;可能会因此而“强迫”自己,“必须”变得跟隔壁邻居“一模一样,独立勇敢”的孩子,以挽回父母对自己的爱。

然而在孩子的内心深处,可能也会“隐隐约约”地觉得这样的“生存姿态”,自己,不太习惯,也不太舒服。

另外一个可能性,就是孩子可能发展成为一个“双面人”——在父母师长面前,“呈现”出来的,是“一个独立勇敢的孩子”;然而在亲近的朋友面前,可能就像一粒“泄了气的气球那样”,又变回了自己“优柔寡断的老样子”。

面对一个个性比较优柔寡断的孩子,父母需要扮演的角色,除了去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 以外;也要从旁协助和引导孩子,以身教和言教的方式,让孩子去看到——做决定,其实没有那么可怕;即使做错了决定,也还是可以在日后修正和调整过来;若没有办法修正和调整过来,也能够学习去承担自己界限范围内,应该承担的责任。

“让孩子长成他本来的样子”,是为人父母,应尽的责任。孩子生下来,并不是为了“讨好父母而生存”,也不是为了“延续父母未完成的梦想”而生存。


「父母的责任,是扮演孩子的土壤,提供孩子生命成长所需要的心理营养,让孩子内在生命树的树根,可以深深地,扎根在父母厚实的有机体土壤上。

根长得结实厚壮,就无须惧怕狂风暴雨的摧残,也无须惧怕长不出硕果累累的树干。」

加油,孩子!加油,父母!

Friday 11 July 2014

《哀伤与爱》

生命中未被疗愈的“哀伤与失落”,总是以千百种不同的「情绪面貌」:忧郁、焦虑、愤怒、恐惧、无助、急躁不安...等等,向我们发出疗愈的讯号。

但往往,我们会把这些“疗愈的讯号”,视之为对生活的一种“干扰”;想尽办法去消除讯号,而忘了静下心来,去聆听「生命的呼唤」。

于是,一次又一次地,我们在“平静与混乱”的轮回中打转。

一次又一次地,陷入“歇斯底里”的状态;又一次一次地,努力恢复到“平静”的状态。

也许我们自己也不太清楚,为何经历了“千百次的轮回”,生命,却依然好像在“原地踏步”,走不出来。

但静下心来,往内观照,也许我们会看见,在内心深处,我们是如此强烈地抗拒着,去承认那已经无法挽回的生命或一段关系的结束。

似乎这么做,可以让我们内心的自责与内疚,缓和一点点;但哀伤要求我们的,并不是自责与内疚,而是如实地听见:

「在深深的哀伤里面,也有深深的爱。」

是这一份爱,让我们经历了哀伤与失落;也是这一份爱,让我们忆起,生命曾经的美好。

提醒我们:

「哀伤与爱,是生命的一体两面。」

“当哀伤可以被聆听、被看见时,爱 ,自然而然,会找到它,流动的出口。”

Thursday 10 July 2014

≪爱,是自我疼惜≫

出门的时候,在后山看见了这一幅很美丽的画面:

一只母狗走在前面,后面跟着8只小狗,排成一线。

拿起手机想要拍下来时,母狗,已经独自爬到了山丘上面,留下几只爬不上去的小狗,零零散散地、失落地在地上,四处游走。

“母狗为何要独自攀爬上山丘?”

我不懂。

“或许,她是为了寻找食物;或许,她暂时需要一个独处的空间...

我猜想。

这“母子分离”的画面,不禁让我联想到“原生家庭里的亲子伤害”,也许是有心的,也许是无意的;也许,是我们内心缺乏“安全感”,做了太多“假设性的臆测”和“猜想”。

就如同被母狗“抛弃”的那8只小狗,可能会猜想:“妈妈去寻找食物了”、“妈妈暂时需要一个独处的空间”或“妈妈拋弃我,不要我了”...

“原生家庭里的亲子伤害 ,要如何才能疗愈、宽恕呢?”

我想,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学习「以成人的眼光和角度,重新去思考」:

“这件事情发生了,它对我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在这个经验当中,我学到了些什么?”

“我有哪一些珍贵的内在资源?”

“我看见我是怎么样的一个人?”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

“我愿意无条件地接纳过去自己的有限性、不夠好;同时,我也愿意以成人的眼光和角度,重新为自己现在的生命,做出不一样的选择。”

当我们愿意付出多一点时间,多一点空间,去疼惜自己、爱惜自己;当我们内在对自己有足够、持续且稳定的爱的时候,我们并不需要特地去宽恕自己或别人,因为宽恕,会随着自爱能力的提升,自然而然发生。

因为宽恕,就是爱。

而成熟的爱,是自我疼惜,自我陪伴,自我照顾。

Sunday 3 November 2013

适婚年龄


什么时候,才是最佳适婚年龄?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标准答案

上一代的人,10多岁就结婚了;同辈的,平均在20多岁结婚;现代人,3040多岁才结婚的,其实也不少。

可见,所谓的适婚年龄,是会随着时代和整个大环境的改变而有所不同

简单来说,要衡量一个人,是否已经适合步入婚姻,可从生理、心理和经济这三大因素来做评估:

1) 生理:发育成熟、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自我约束,愿意自我负责。

2) 心理:有成熟的人格与健全的心理素质,可以妥善处理人际关系,愿意承担家庭角
色。

3) 经济:有稳定的事业和经济收入,可以做好理财规划,愿意承担家庭开销。

当然,以上所说的,是步入婚姻的理想条件;现实中,还是有不少情侣,是因为感觉对了谈恋爱很久了 年龄不小了或是意外怀孕等因素,而选择步入婚姻。

人们常说:婚姻是恋爱的坟墓

如果从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坦伯格(Robert J·Sternberg)提出的爱情三角理论”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来看,也不无道理。

罗伯特。斯坦伯格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为分组成:激情、亲密和承诺。激情是爱情中的情欲成分,是情绪上的着迷;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期许或担保。”   ( “ ” 引述自百度百科)

热恋中的情侣,因为受到爱情荷尔蒙的影响作用,所以是处在激情亲密较多、承诺较少的阶段;相处时间久了,就会想要从激情亲密,步入到重视承诺,也就是一般所谓的婚姻的阶段。

传统的婚姻观念影响之下,许多人在无意识之中会默认:

婚姻,是爱情理所当然的结果。

但现实是:婚姻和爱情,是两个不同的人生阶段。

——能够谈得好一场恋爱的,未必也能够处理好一段婚姻关系。

在婚姻里面,除了必须共同承担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活开销以外,还必须能够持续刻意地经营友谊有效地处理差异和冲突发展健全的真我( “ ” 引述自《亲密之旅》,黄维仁博士)

简单来说:

如果爱情是学习欣赏彼此的不同点,那么婚姻就是学习接纳彼此的差异性。

夫妻之间,由于共同生活在一起,所以产生冲突和摩擦的机会,相对来说,也比朋友、恋人,来得更多。

俩人,若无法将心比心,去接纳和包容彼此的差异性不完美,婚姻可以持续幸福下去的可能性,并不高。

若环顾四周,其实不难发现:因误会而结合,因了解而分开的例子,比比皆是。

老一辈的人常说:床头打架,床尾和;但现代人的观念则是:

合则聚,不合则离。工作,不适合就换;婚姻,不适合就离。

这样的一个新新人类观念,不但没有造就比上一代更幸福的婚姻,反而制造了比上一代更多的破碎家庭

所以如果你问我:什么时候,才是最佳适婚年龄?

我想我会反问你:你「原生家庭」的未了之事”(Unfinished Business)都完成了吗?

——你可以还没有完成,但你不能没有觉察(Awareness)它的存在,以及它对你现有婚姻的影响。

就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作者史帝芬。柯维博士(Stephen R. Covey) 所言: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观念对了,方向才会正确。

你若是在生理、心理和经济上,和另一半都做足了最好的准备,那么恭喜你,从现在开始的任何时刻,都是你们的最佳适婚年龄

缺的,就只是一个黄道吉日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