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好书分享.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好书分享. Show all posts

Monday, 3 October 2011

《为约会立界限》

第一章            为什么约会要定界限?

简单来说,在约会的关系中所碰到的各种挣扎,就其核心而言,都关乎自由与责任的问题。

所谓自由,意思是你能够基于自己的价值观来作选择,而不必出于害怕或罪恶感。自由的人可以许下承诺,因为他们觉得那是一件对的事,而且既然全心都投注其中,所以可以选择许下承诺。

所谓责任,意思是你不但能够让这种关系保持健康,而且能够拒绝做不该你负责任的事。在约会的关系中,有责任感的人会挑起自己这部分的责任,但是,他们不会容忍具有伤害性或不恰当的行为。

在约会中需要有自由与责任感才能培育爱情。当两个人容许彼此有自由,并为这种关系负起责任,就是在创造一种让爱情可以成长并成熟的环境。自由与责任心创造出一种安全与稳妥的环境,让一对情侣可以相爱、互相信任、探索、深入交往。

我们相信在你的约会生活中,健康的界限是保护自由、责任与爱情的关键。

简而言之,界线就是“地界”,就像一道可见的围篱标示出你家的院子到哪里为止,从哪里开始是属于你邻居的,同样的,个人的界限也能划清哪些是属于你感情或个人的领域,哪些是属于别人的。

界限有两大功用,第一,为我们下定义。界限让我们知道我们是怎样的人、不是怎样的人;什么是我们同意的、什么是不同意的;什么是我们喜爱的、什么是我们憎恶的。

界限的第二个功用,是保护我们。界限让好事进来,把坏事赶出去。当我们没有划定清楚的界限,就是把自己暴露在不健康而具毁坏影响力的人与事当中。界限的保护作用让别人知道哪些事你可以容忍,哪些则不能容忍。

——《为约会立界线》亨利·克劳德博士 & 约翰·汤森德博士合著


Monday, 12 September 2011

《我爱你,亲爱的》——夫妻心灵成长的24封信

推荐序

婚姻,生命的镜子
刘仁州 (台湾台南市家庭情绪智商发展协会理事长)

美好的婚姻,来自于正确的婚姻观念和态度。

当亲密关系发生困难时,不仅仅对方是一个不可理喻、不通情理、人格缺陷、生命障碍的人,而是双方。

幸福美满的婚姻,也绝不会是两个没有长大的孩子,可能享有的甜蜜果实。

他们可能怀抱美丽的梦想走上红毯;他们可能拥有美丽动人、浪漫感人的婚纱和婚礼,但他们的婚姻必定在吵吵闹闹、相互批判怪罪中,痛苦分手。

长大,不是年龄、身体长大而已,而是内在生命的长大成熟。检验内在生命是否成长成熟,最重要的就是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在自己的父母跟前,是一个成人还是一个小孩。

一个已经结婚或将要结婚的人,如果对父母是百依百顺,唯命是从,即使父母无理的要求或不当的指责,都照单全收,那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如果对父母的生命自觉责任重大,把父母的快乐与否或身体健康与否当成自己最重要的责任,那是把父母当小孩在照顾;

如果对父母行为、能力充满批判、怨恨,内心对父母充满愤怒和敌意,也是长不大的征兆。

这样的“成年孩子”很容易把对父母的情结投射到婚姻伴侣身上,充满莫名其妙的情绪,任何小事、小细节都可衍生成致命性的大战。

长大,是有明确的价值观,对父母保有关爱和尊敬,但却有明确的界限分离。

在父母面前是一个成人,是指可以稳定平静的,承受父母的失望、指责和强烈的情绪或威胁性的语言。不管父母给予多么大的伤害,可以暂时分开,但绝不切断跟父母的关系。

长大,是要能依循自我内在良知,为人处事,而不是把父母的要求和感受,当成不可违背的圣旨。

——《我爱你,亲爱的》——夫妻心灵成长的24封信
林润崧。尤薇妮合著


图片摘自:教总教育资讯网

Sunday, 28 August 2011

《遇见好出色的男人》

4.02 当火星撞上地球

在一个飘雪的冬日,森林中有两只刺猬,他们都冷得瑟缩成一团,不停发抖。

为了取暖,其中一只向另一只刺猬靠近,但当他们的身体挨着对方时,却被对方的长刺扎得很痛,很快就各自跑开了。

可是天气实在太冷,它们又想靠在一起取暖,然而一靠在一起,它们又再次被刺痛,不得不再度分开,就这样反反复复地分了又聚,聚了又分,不断在受冻与受刺两种痛苦之间挣扎。

最后,两只刺猬都选择靠在一起,纵然还是有点痛,但是一离开对方,必定挨不过那寒冷的一夜,冻死于森林中。

婚后有一段日子,我们会发觉,其实都像故事里的刺猬一样,结婚当日许下诺言执子之手,我们当然是很爱对方,很想两人相依相靠,互相取暖,谁知当我们彼此靠近至一段距离,相处了一段时间之后,却被对方一根根剑拔弩张的长刺,扎得遍体鳞伤。

在新婚蜜月期,就像处理财政一事,如何拿捏出一套双方都舒适的相处方式,才是两人新婚生活的首个重大考验。

我们必须有心理准备,这些考验,在往后数十年的相濡以沫之中,将会不时出现。

记住,我们都是刺猬,虽被对方刺得隐隐作痛,但离开了彼此,离开了对方传送过来的温暖,我们只有孤独地冻死于荒僻的森林之中。

——林以诺《遇见好出色的男人》


图片摘自:豆瓣读书

Thursday, 25 August 2011

巨变时代中,侯文咏谈不乖?

乖就能成功、乖就能快乐吗?

如果他一直乖乖地当医生,就不会有作家侯文咏了!


《不乖》

“常听人家说: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我想说的却是:不要让快乐输在起跑线上。

为什么是快乐,而不是课业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课业就算输在起跑线上,将来如果有需要,要追补都还有机会,但快乐这样的气质却是从小就必须养成。一个童年情感受到创伤、或者发展出忧郁性格的人,将来无论如何学习,要变回快乐,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侯文咏《不乖》


图片摘自:侯文咏

Wednesday, 24 August 2011

《三十岁的心理学》

17。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受伤的小孩

如果说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受伤的小孩子的话,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很荒唐。不然就会说,你拿出证据来呀。没错,我们的确无法用肉眼看见这个孩子,但的确有一个受伤的孩子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偶尔,在深夜里我们可以听到孩子的哭泣声。有时,八岁时做的噩梦,在数十年后重新出现,在梦里这个孩子一直被怪兽追赶。

我们有时对他人的言语或举动十分敏感,容易愤怒,总是有一股无法用理性来控制的冲动直奔大脑。大部分情况下,这些都是这个孩子的愤怒和伤感。

那么,这个孩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我们心里的呢?他为什么一直在我们心里呢?

——金惠南《三十岁的心理学》


图片摘自:天下书城